通化师范学院2025年“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优秀作品展(自然科学类)

2025-04-24

胡云建《菜籽粕酶解蛋白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胴体品质的影响》

IMG_256

项目简介:

解决畜牧行业蛋白源困境:随着全球畜牧业的蓬勃发展,传统优质蛋白饲料原料尤其是豆粕供应日益紧张,价格波动频繁,严重制约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本研究旨在挖掘菜籽粕这一丰富且相对廉价的蛋白资源,通过酶解技术提升其营养价值与利用率,为畜牧行业开辟新的稳定蛋白供应途径,缓解蛋白供需矛盾。

推动饲料资源高效利用:菜籽粕作为油菜籽榨油后的副产物,年产量巨大,但因其含有抗营养因子,常规直接使用效果不佳,大量被闲置甚至废弃,造成资源浪费与环境负担。本研究通过探索酶解工艺对菜籽粕的改性,可将其转化为优质饲料成分,实现农产品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契合循环农业与绿色发展理念。

提升畜牧养殖效益与品质:从动物营养角度出发,研究菜籽粕酶解蛋白能否满足不同畜禽在生长、繁殖、免疫等各阶段的精准营养需求,期望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降低养殖成本,同时改善畜产品品质,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发生,促进畜牧业增效提质。如本研究结果得出适当菜籽粕酶解蛋白均能改善肉鸡的生长性能和胴体品质。

  李玲静《外源物质对NaCI 胁迫下大丁草种子萌发的调控效应》

IMG_258

项目简介:

以长白山区野生药用植物——大丁草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外源水杨酸和24-表油菜素内酯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大丁草种子萌发指标和幼苗生长指标的影响,通过隶属函数法、曲线回归分析法综合评价外源水杨酸和24-表油菜素内酯对NaCl胁迫的调控效应,以期为野生大丁草在盐碱地引种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运用隶属函数法和曲线回归分析法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更具体,更具指导性。

利用外源物质提高盐胁迫下野生大丁草种苗成活率,是解决盐碱地引种栽培经济作物成活率低的经济有效的途径。

系统研究了外源水杨酸和24-表油菜素内酯对不同浓度NaCl胁迫下野生大丁草种子萌发期的调控效应,明确了2种外源物质对不同胁迫浓度的缓解作用,该研究拓宽了胁迫浓度范围,更利于指导生产实践。

陈鑫《“秸智优驱”数控技术赋能传统农机》

IMG_260

项目简介:

“秸智优驱”能够提高玉米收割效率的智能运行机器。该产品集人工智能、机械学、高性能结构材料、传感器技术、计算机技术、智能化技术和电子技术等诸多学科为一体。自动化机械轮式运行机制,使用硅太阳能电池板和铅酸蓄电池进行供电,在保障动力的同时提供超强续航能力。操作方式以无人驾驶为主,配有装载、传感、脱粒、分离及储存等系统,可实现秸秆的优化处理。

本项目致力于提高秸秆回收率让更多的秸秆得到利用并在此基础上更追求了新能源的使用同时也保护了环境。本项目的装置采用内部循环电力系统,能有效节约能源并增大动力,创新设计了粉碎系统,打捆系统和液压控制系统,使得该机械能够自如的适应各种环境。在机械上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充分合理的利用新能源,充分发展绿色理念保护环境。

邹瑷阳《头孢克肟的实验表征及量子化学探究》

IMG_262

项目简介:

抗生素药物在医学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头孢克肟作为第3代口服头孢菌素,在抗病毒普及治疗中发挥很好的疗效。

本文采用密度泛函B3LYP方法,结合PCM溶剂模型(水位溶剂),通过模拟计算获得头孢克肟分子的稳定构型。同时进行红外光谱IR计算模拟,结合实验红外光谱IR测定结果,分析分子内官能团的振动情况。

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分子前线轨道、分子表面静电势及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性质等计算,对头孢克肟制剂分子的电子性质进行了深入探究。

吴仪《鱼鳔氨基酸组成分析及抗氧化活性研究》

IMG_264

项目简介:

目的:系统分析鱼鳃蛋白及其酶解多肽的氨基酸组成,探究其体外和体内抗氧化活性,为鱼鳃在食品、保健品及药品领域的开发提供科学依据。  

基本思路:  

采用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鱼鳃蛋白及其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胃蛋白酶酶解多肽的氨基酸种类与含量;  

通过体外实验评估鱼鳃蛋白对NO、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亚铁离子、铜离子的整合能力;  

利用氧化损伤线虫模型,研究鱼鳃蛋白对线虫存活率的影响,验证其体内抗氧化活性。  

 刘莹娟《“小糖果”撬动“大经济”——苦瓜番茄无糖型凝胶糖果的工艺优化及其降血糖功能分析》

IMG_266

项目简介:

随着健康饮食的观念深入人心,低糖食品层出不穷,为了解决糖尿病等特殊群体的顾虑,本作品主要围绕苦瓜复合番茄制备一种最佳品质的无糖型凝胶糖果,通过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结合感官评定指标(口感、香味、色泽、组织状态等)和质构特性指标(硬度、弹性、内聚性、胶着性、咀嚼性、回弹性等)优化配方,优化后的配方再进行降糖作用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得到了改善及提高,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显著增长,国家优先事项之一就是对糖尿病的早期预防。降血糖作用是苦瓜最重要的药理作用,一直备受各国学者的关注。近年来,经过研究者的不懈努力,已经从苦瓜各个部位如果肉、种子、苦瓜叶中分离出多种化学成分,并应用到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研究中,

年宇欣《桤思妙想一一纳米氧化铈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IMG_268

项目简介:

随着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在多个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应用潜力。纳米氧化铈(CeO2NPS)作为一种重要的纳米材料,其在植物生长与发育方面的应用备受关注。长白山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植物资源。然而,该地区的气候变化无常,对植物的生长和种子萌发构成了挑战。近年来,纳米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应用逐渐展现出巨大的潜力。纳米氧化铈作为一种具有独特物理化学性质的纳米材料,其在促进植物种子萌发方面显示出积极的效果。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纳米氧化铈对长白山地区植物种子萌发的影响,为当地农业生产提供新的技术支持。

 孙欣欣《基于量子化学计算分析人参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与机制》IMG_270

项目简介:

本文采用量子化学方法,结合多种研究手段,对人参活性成分RG2的结构及性质开展深入、系统的分析,探索人参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与机制,挖掘其潜在价值,以期为人参在新药研发和临床应用上提供参考。

选取人参皂苷中有效化学成分RG2,使用Gaussian 16和Gauss View 6.1软件对它们的结构及性质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使用Gaussian 16对人参皂苷活性成分中RG2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过程中同时计算了频率得到最稳定构型。在Gauss View 6.1 软件中完成结构图的绘制并对通过对fchk的文件的分析计算分子静电势和前线分子轨道。

 关玉博《长白山区山楂叶悬钩子幼苗对盐胁迫的生理响应》IMG_272

项目简介:

为了深入挖掘长白山区野生植物耐盐种质资源,探索提高其耐盐性的有效措施,本项目以长白山区野生山楂叶悬钩子一年生组培盆栽苗为研究对象,分别从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防御系统、渗透调节等角度探讨山楂叶悬钩子幼苗对Na2SO4和NaHCO3胁迫的生理适应特性,明确其对两种盐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为长白山区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也为深入开展悬钩子属植物耐盐性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以往耐盐性研究多以NaCl为胁迫因子,盆栽苗多由实生苗获取,本项目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以野生山楂叶悬钩子一年生枝条繁殖供试盆栽苗,供试材料具有遗传稳定性,避免了实生苗因变异性大而影响实验结果,并且从细胞膜透性、抗氧化酶系统、渗透调节等角度揭示山楂叶悬钩子幼苗对Na2SO4、NaHCO3胁迫的生理适应机制,这为今后深入开展悬钩子属植物耐盐性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任思旭《壳聚糖和水杨酸处理对集安白桃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

IMG_274

项目简介:

集安白桃作为通化地产优质的代表性果品,由于采后呼吸代谢旺盛,保存期短,从而限制了其市场供应发展。为了延长白桃常温环境下的货架期,本课题以集安白桃采后果实为研究对象,探索水杨酸和壳聚糖处理对常温条件下集安白桃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综合评价2种保鲜剂处理对集安白桃的保鲜效果,确定采后适宜的保鲜方式,为集安白桃采后保鲜技术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也为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依据。相较于传统的化学保鲜方法,水杨酸和壳聚糖作为天然或生物来源的物质,更加环保。对两种保鲜剂的探索和应用有助于减少化学保鲜剂的使用,符合当前绿色、环保的发展理念。

探索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低成本的集安白桃果实保鲜方法,助力乡村振兴。

程玥《锌配合物掺杂g-C3N4复合光催化剂的构建及其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类废水协同制氢性能研究》

IMG_276

项目简介:

光催化制氢是一种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这种能源转化方式对于解决传统化石燃料燃烧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能源危机具有重要意义。作为一种清洁的能源技术,光催化制氢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构建绿色、低碳的能源体系。传统的光催化剂包括无机光催化剂和有机光催化剂,但无机光催化剂结构固定,不易修饰裁剪,难以功能化改造,而有机光催化剂能量转换效率较低,稳定性差,机械强度低,可循环性能差,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为了解决以上缺陷,选择具无机和有机化合物特点的配合物/氮化碳复合光催化剂来构建高性能的制氢催化剂。

通过锌配合物单原子掺杂(如Zn-N4配位结构),首次实现了g-C3N4的原子级结构优化,6%ZnL/CN可以为环境分析化学、环境污染化学和环境污染控制化学领域的催化降解研究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一审:朿柏年    二审:侯植桐    三审:李晓智